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

【聲明】「一時想不開,吞三十顆藥」,你知道你在笑什麼嗎?

文/失序者聯盟、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服務使用者聯盟
我們是一群精神失序者、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相關資源使用者。我們在這個社會向來就不討喜,如今,現在我們則要更不討喜地,針對最近「一時想不開吞30顆藥」事件,發出我們的聲明。或許這波流行過幾天後,大家就忘記了,但我們希望提出一些反思。
一、玩笑可以開,但要知道這會讓某些人受傷
事件起於一篇大量複製傳布的造假故事,該故事內容,是作者說他的友人一時想不開,吞三十顆藥後送急診,卻沒戴口罩而被警衛拒絕進入,作者友人因而對警衛說不然他只好去跳樓。這篇假新聞消費了絕望吞藥者的形象,用以抹黑政府防疫工作執行過程沒有人性,我們也支持起底。但是,這些起底開始變調,出現各種嘲笑如「吞三十顆藥是刷存在感」,以及「一時想不開,吞了三十個炸雞」等玩笑。
很多人開玩笑不是惡意,可是開玩笑的對象不是針對抹黑防疫的行動,而是針對過量吞藥(或說OD,overdose)這種精神失序者社群常見的經驗。
這個假訊息中「吞三十顆藥還能行動,並要脅跳樓」的不討喜人物,就算在原敘事是虛構,但在失序者社群,卻有很多符合此敘事的常見身影。
過量吞藥行為在社會上被高度污名化,這些玩笑容易繼續簡化甚至醜化這些經驗與行為。我們邀請大家看見這些玩笑的社會效果:它們重複許多社會偏見,推更多失序者於深淵,暗示了「想不開」是好笑的事情、演戲吸引注意、情緒勒索,以及不遵守醫囑,浪費醫療資源。
這些指責,吞藥者常常也拿來自責,可是也不知道怎麼辦。吞藥者身邊的人的困擾也很真實。瞭解吞藥經驗的複雜,或許是一個起點。
二、過量吞藥在精神失序者身上的不得不
吞藥的理由百百種,但往往是因為「沒有更好的辦法」或是沒有相應的資源(包含正式與非正式)所起的。
例如使用盟的其中一個成員就說,她認為她有很多自毀的想法,必須要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,而相較例如割手留疤等太外顯、驚擾他人的方式,她覺得吞藥比較不麻煩人。她吞藥,是為了不麻煩別人。
使用盟與失序盟的夥伴,都有提到覺得吞藥是面對說不出口、不知道怎麼說的痛苦重量的方法。如果說痛苦在一個人身上是種能量,它需要很有強度的力道才能表現、接到,它很像一顆速球投來,捕手要很用力才接得住。但往往資源稀缺或是不合身,球沒有投出的方式,也沒有接的人,於是吞藥者的痛苦能量就需要一種方法去找出口。可以選的其中一個最簡便,又可以有足夠強度的方法,就是吞很多藥,用一個失序的身體來讓自己感覺「這些痛苦有去處了」,自己接自己,對抗那種無法安於日常的感覺、藉此存活。有時候,確實也是不知道痛苦怎麼才能被看見時,只能用這種方法來表達語言無法說的苦,對造成他人負擔,也覺得罪疚複雜。
失序盟一位夥伴則提到,長期成績學業及社會成就壓力,讓他常常睡不著,即便每夜遵醫囑服用史蒂諾斯等,但他太焦慮難以入眠、日夜顛倒造成生活失序,於是一夜夜不斷大量服用、重複混用各式安眠及鎮靜類藥物。
失序盟與使用盟成員也都討論到,因為控制自己要很用力,覺得很累很累不行了的時候,反而藥物就變成把自己放倒的方法,讓失控而恐怖的生活暫停幾天,像是強迫關機休息一下。
這裡說了很多故事,是想告訴大家,不同人「大量服藥」行為所指向之目標,可能是自殘,可能是減害,也可能是太渴望生活規律及健康,其中充滿迥異而多樣的身體、生命想像。無論如何,部分失序盟與使用盟成員,都說吞藥被發現或送醫,是很複雜的感覺:既希望痛苦到都吞藥了,可以被理解一些,但又知道只會被數落,而覺得自己所做的努力與掙扎很丟臉、羞恥,也會怪自己為什麼不乾脆自殺。
這些丟臉羞恥,使得吞藥經驗者也累積很多難解的憤怒惡意,好像常常也會拿捏不好無理取鬧報復或表達痛苦的界線。很多失序失語,往心裡面吞,因為羞恥,所以當看見這些玩笑時,不知道如何反應好。
但是,吞藥是人與環境與條件互動的結果,如果今天有更好的選擇,我們不用選這麼「丟臉」的方法。
三、結論
失序者聯盟(簡稱失序盟)、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資源使用者聯盟(簡稱使用盟),都是以瘋人/失序者與使用者為主體視角,慢慢起步著發聲的社群。
除了讓大眾知道我們的處境與複雜性外,也想讓我們在家,或在療養院的兄弟姊妹們知道,還有人在,你不孤單。我們很希望台灣有越來越多元的,以精神病人/服務使用者/瘋人自主組成的團體。
本次聲明,我們希望大家可以了解這些玩笑後面有很多的悲傷。當開玩笑的時候,可以多想一下,會不會有人受傷。並不是說不能開玩笑,只是,可能要知道自己說的話,社會效果在哪邊。我們也很希望有更多溝通。
四、邀請分享
我們開設《吞藥不好笑,我吞下的是社會給予的痛苦》的活動,透過故事告訴大家吞藥者的現實。
另外,也開設《沒關係生病不是很丟臉的事情。才怪!》活動的書寫,邀請大家具名或匿名地書寫自己生活失序經驗,不限於吞藥。
各種羞恥、丟臉,讓這些丟臉出土,才是我們需要去解除的社會與個人互動的複雜面向。
不過,活動貼文都是公開的,雖然可以匿名,但如果擔心出櫃會被再度傷害,還是考量看看自己能承受的程度。
五、聲明團體
失序者聯盟(失序盟)
六、相關活動頁面
感謝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張貼:

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


零零總總說了很多,有時候我覺得精神病是個生命的功課,無論是家族三代埋藏的秘密,或是重大創傷所致,精神病都言說了什麼。但不一定要靠醫院、心理治療才能解決,有時候像是流行的身心靈或是任何療癒的方法都要被肯定的。無論如何日子還是要過,疾病不會好,但是會有起落,讓自己在一個相對好的狀況中是我們共同的目標,而我相信風浪過去平靜會來臨。


聯絡我們
FB: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服務使用者聯盟

信箱:MHAPTusers@gmail.com

精神病人求生術(社區生活)



就業
一、一般就業:顧名思義就是找一般工作,當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的時候記得去區公所辦「不列入媒體交換」,這樣雇主才不會在投保時發現是身心障礙者。
二、支持性就業:經過職評員審核,派就輔員輔導的就業方式。資格是一定要有身心障礙手冊,部分可以接受只有重大傷病卡。地點在各縣市的職業重建中心或醫院,薪水會有基本時薪,且一定會告訴老闆身心障礙身分。大多找到的是舉牌、派報或是醫院傳送、清潔。申請的時候要意願堅定,不然職評員可能不會開案,這點要注意。

*經高人指點:支持性就業相對少是給派報、舉牌,因為時薪不足所以是康家比較多介紹去。支持性就業較多的是打工性質的工作(火鍋店洗碗、加油站、作業員、醫院傳送、便利商店等)
三、過渡性就業:會所獨有的工作方式,是兩個人支撐一個工作,並由會所輔導訓練工作能力。與其說是工作不如說是一種訓練,練習作息、體力和穩定度。通常會有名額和時間限制,要參加這個必需先去會所。
四、庇護性就業:不到基本時薪的較簡單工作,主要以烘焙餐飲和代工為主,也是訓練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一種。


復健
一般人進到復健中心都會有一個可怕的印象,覺得自己沒有未來了,會變得和其他病友一樣笨笨呆呆的。但其實這只是過程,通過復健人會好許多。去尋找復健可以貨比三家,因為每家活動與病友程度差異蠻大的。
一、日間病房:醫院附設的日間活動的地方,有活動且會協助排藥、盯吃藥。一般來說活動比較重複和簡單,多是生活訓練,例如讀報、做手工藝。
二、日間復健中心:跟日間病房差不多,但是社區開的,一般來說病況會比日間病房稍好。有比較扎實的工作訓練,但許多也滿重複的。

*經高人指點:每間日間復健不一樣,有的比較重視跟社區結合,所以會安排一些外出活動、生活安排、就業訓練,原則上來的人能力會比日間病房好。大家還是要看不同的機構多比較。
三、會所:比較像是有復健目的社團,比較注重在人際關係的訓練。會所有例行行程,但也可以要求發展其他的個人規劃。

居住
一、慢性住院:住院的延長版,大多是服藥有困難或是生活自理有困難的人去住的。有一種亞急性病房是給急性住滿天數還治不好的人住的,這跟慢性病房不太一樣。慢性要看醫療人員是以復健回歸社區為目標還是以安置為目標,以及有沒有家人來決定住院天數。並不是一進去就出不來,但確實有許多人出不來。
二、康復之家:每間康復之家真的差異很大,而且沒有低收入戶的狀況下月付數千到一萬多元,資格是一定要有重大傷病卡。品質參差不齊,有嚴密管控服藥與作息的,也有比較自由的。當然室友跟空間也會有差。康家大多會有轉介就業的服務,想要獨立生活訓練的人也常常會考慮這裡。
三、精神護理之家:65歲以上或是合併其他障礙的人會去住,就是一個護理之家養老的概念,月須付三萬但仍然一位難求。
四、社區家園:類似租屋,但有社工陪伴或定期訪視,目前台灣還很少。
五、政府補助:身心障礙者可以申請租屋補助,另外銀行有以房養老的措施,因為法令一直變,還是建議打給負責的社工問問看。

社工
每一個標籤就會有一個社工,例如家暴、低收入戶、身心障礙、高風險家庭、就業、自殺、機構、醫院、學校等等。有任何問題可以按照他們的專長問他們。另外精神障礙者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只要有被醫院通報、重大傷病卡或是身心障礙手冊,就會被各地衛生所列管。所以公共衛生護士會打來關心,如果情況複雜就會派社區關懷訪視員來家裡訪視。他會幫忙轉介資源或是輔導。如果不確定有沒有被列管,可以打去衛生所報自己的身分證。如果不想被列管也可以跟他們說。


求助專線
許多人在狀況差的時候打過求助專線,但這真的很看運氣。一來是張老師和生命線永遠滿線,二來是許多專線像男性關懷專線、觀音線、平安線都會下班,而輔導員的好壞也真的差很多。以安心專線為例,常常遇到五分鐘報警或是掛電話的,也有好好說上五十分鐘的例子。
目前伊甸基金會有專門給精神疾病照顧者的專線(02-2230-8830)是目前最切合精神疾病的線,大家可以多打打。

精神病人求生術(學校生活)



通報
很多人接觸學校系統是因為通報,通報有幾種:自殺、家暴、性行為。因為是任何人都可以通報,而老師或醫療人員知道了一定要通報,甚至重複通報,所以要不要講出來就要斟酌。許多學校會打破保密原則讓家人、同學也知道,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的關係,沒事到臨頭不要說。

休學
許多人會被建議休學,其中一個原因是老師覺得你很棘手,為了減少風險最好脫手。這時候就要自己斟酌要的是什麼,有的學校可以接受開診斷書來換取請假的延長,或是表現的程度。但要注意的是沒有學歷未來工作會受限,有時候也會造成生活沒有目標。對於休學,沒有辦法說休息好還是休學好,只是要有休學時的打算和不休學的維持方法。

輔導室
輔導室或學生輔導中心有提供免費諮商的服務,也有個案管理的服務。原則上有做個案管理的老師可能會聯繫老師、家長,但單純做心理治療除非通報,否則有保密的義務。有的老師假期會休息,可能會要換老師,而有的因為學生很多是有限定次數,這部分要先知道。另外就是輔導室其實沒什麼緊急應變能力,如果突然發病直接衝急診比較快。

福利
若有身心障礙證明除了有原本的福利,還有修業年限延長、多元入學、學費減免的好處,壞處就是會被個管。另外就是學生團保可以在住院後去申請。

精神病人求生術(心理治療)


心理治療分自費、健保的。自費便宜的大約一千六到兩千一次五十分鐘。另外還有分醫院、機構、學校、衛生所的。醫院的比較症狀解決或自殺防治,機構就要看屬性,學校是以維持學業不要死掉為目標。心理治療跟藥物一樣有副作用,不是一進去就會立刻變好,另外遇到很奇怪(例如同性戀遇到護家盟心理師)的心理師也可能會搞得很毛。

我可以換心理師嗎?
答案是可以,但常常換就要想是不是一種模式,是不是沒有給人被信任的機會。許多時候我們會希望對方心電感應知道我們的想法,但不幸的是心理師也是人,他不會讀心術。試著講出來或是保持沉默都是好的。

我要看多久?
看機構規定,許多都有4-6次要結束的規定,可以視情況多4-6次,但要寫原因。短期的心理治療是以解決問題為主,長期的則是人格改換與深度議題為主。

關係
其實跟心理師有關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問對方,因為這是你們兩人關係的一部分。有人說心理治療不是真實世界,但他也確實創造了一個可以好好說話的空間。目前心理治療沒有救濟的方法,只能說真的受不了錄音也無法告,還不如嘗試討論或換個心理師。

精神病人求生術(急診)



急診是挽救生命的地方,可以說最討厭自殺鬧場的精神病人。尤其是燒炭跟自殘要弄很久的這種。關於自殘只要傷口加壓仍然有流血,就可以考慮去縫,縫一次大概六七百塊且有時會等很久,外加急診的人可能會酸言酸語,或是太過正向的鼓勵。當然也有可能會遇到好人,但大多數急診社工、專科護理師、值班精神科醫師和許多醫療人員會像是審犯人一樣一直問事發經過,這點要頂住。另外就是傷口超過24小時之後因為怕感染就不會縫,會白跑一趟。
急診一定會要求要通知家人,如果家人不來就會叫警察去敲家裡的門。外加離院一定要家人帶,此時有一個「親人」就是個好選擇。

強制送醫
如果有自傷、傷人的行為或可能就會被119(不用錢)送去就近的醫院。要注意的是強制送醫不等於強制住院,如果送過去不想住院可以表達不願意住院的意思,如果還是逼迫你住,一樣打給法扶412-8518。另外就是沒有家人帶,財物與健保卡沒被拿走的時候可以考慮逃跑,跑了他們不會追。
還有一點就是要做什麼最好在家外面做,否則有的房東知道了可能會退租。

強制住院
強制住院是有自傷傷人的可能,外加非常混亂的意識狀態,又不想住院,就可以強制你住。因為強制大概一次都60天,所以要減低住院天數的辦法就是轉成自願住院。另外也可以跟醫療人員說要提審,就讓法官來判定這件事,但代價可能是讓醫療人員覺得煩,未來要住院會有波折。

滯留的5
強制送醫到強制住院間有五天的時間可以滯留你,通常就是全身綁加上包尿布關在保護室,想喝水吃飯要看運氣。此時會發現尤其是自殺風險的人,意識不用太不清楚也會被判定強制住院。所以要在這之前逃走,或是有家人帶回。




精神病人求生術(急性病房住院)


醫師叫你去住院,或是考慮住院,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原因。一是無法克制的自傷傷人衝動、二是症狀變多、三是藥物調整、四是特殊的治療(電痙攣治療、森田療法等)。事實上醫院的住院人數有影響業績,所以有時缺病人醫生會比較鼓勵去住院,所以不一定被要求住院就一定很嚴重。反過來說,如果病房滿床,可能就會被要求排病床或是轉院。急診醫師協助轉院就一定有床,但只能坐救護車去,要價兩千起跳,過個橋就多一千。想省錢就是先從急診自動離院再去該醫院掛急診或是門診住院。
很多人以為要去住院就完了,裡面的人都很瘋對自己沒幫助,而且自己會一直入院循環。這部分是真的,但院內的環境真的可以讓人放鬆耍廢、可以交到一些朋友但出來後大部分不會連絡。但知道這麼多人在努力著,至少不會孤單。

關於住院的內容其實有很多精采的敘述了,這些文章可詳見:
我該去住精神病房嗎?
https://reurl.cc/ZGjVg
精神病房的真實樣貌
https://vocus.cc/user/5a41d1d1eceaedd6be913eb9

三個題目
進去醫生一定會問,「你在哪裡?」、「今天幾年幾月幾日?」、「現在總統是誰?」這三題一定要好好答出來。說起來跟笑話一樣,但這真的會問。

團體生活
在醫院就一定是團體生活了,有的病房會規定一定要參加團體活動,有的則沒有。一般來說被病情比較不穩定的病友吵是一定會發生的,但也很有機會交到朋友。如果遇到很糟的室友真的會很痛苦,小從打呼大到糞便抹牆,這部分可以跟護理人員反應,但能改善的機率不高。要安靜獨處也不可能,因為總會有人在附近,除非室友都去活動而你假裝睡覺,但還是會被查房、亂入的病友打斷。

管制物品
一、不得攜帶類:菸酒檳榔、打火機、繩索(包含皮帶、褲頭棉繩、圍巾、鞋帶、浴巾等)、金屬製品、手機(部分醫院智障手機可以帶)、尖銳物品(包含指甲刀、牙線棒、刮鬍刀、鏡子)。簡單來說可以自殺或是會拍照的東西、成癮物質,無論是本人或訪客都不可帶,警衛會檢查來訪者,並會戳破塑膠袋。若是有菸癮者可以去屈臣氏或康是美買尼古清吸劑或嚼錠,因為會診戒菸門診的醫師也只會開戒菸貼片,而貼片通常沒什麼用。
二、管制使用(看醫院):筆(但軟頭筆不管制)、咖啡因飲料(早上才能喝,包含巧克力和可樂、茶)、藥品(會請該院醫師重開或要求寄放在護理站)、熱水(要請護理師開或是定時發放)
三、可以借用:冰箱(有的醫院不借)、吹風機、指甲刀、有的醫院可以代切水果。
四、要自己買:盥洗用品、日常用品、衣物(不想穿病人服的話)、耳塞、電話卡(與通訊錄)、水壺、零食、打發時間的東西、錢(會有一週一次的購物日,可能是填單或是廠商會來)。

訪客規定
一、探訪時間:每間醫院的限制不同,去之前要先查好,且要避開可能活動的時間,所以最好是有約好。
二、訪客限制:每間醫院限制不同,有的限定三等親,但有的朋友也可以,但通律是病友不得互相探望。可以跟主治醫師討論訪客需求。也可以禁止訪客,但要先說好,而且有的禁訪客不能挑對象,一禁就要全禁。
三、聯絡病人:因為沒有手機,要聯絡的方法就是靠公用電話,而有的醫院會限制打電話時間,這點要特別注意。另外就是公用電話撥出的電話會是隱藏號碼,如果有屏蔽就要解除才接的到。想要聯絡病人可以打給病房護理站留姓名和聯絡方式,再請護理師轉告讓他用公用電話回撥。

請假或外宿
部分精神官能症病房不用家人帶,只要知會一聲就可以外出,但大多需要家人帶。請假有每周次數限制和每次時數限制,最常見的是除第一週外每週兩次、一次最多四小時。另外部分病房會有出院前的外宿訓練制度,就可以回家住一天再返院。


保護室
另外要討論的就是保護室,保護室就是有違規行為作為懲罰用,或是有情緒激動、影響到別人、自傷傷人的行為時會保護約束的地方。每個醫院規定的不一樣,有一進去就一定要綁的,或是一進去一定要打鎮靜針。想出來的辦法就是乖乖配合。在保護室裡是沒有尊嚴的,有的還要包尿布不讓廁所。但有的醫院保護室也提供人大吼大叫或是捶打軟墊用。原則上進去就無計可施了,就算掙扎還是會被綁回去,不如讓自己好過一點,出來再說。

自殺
在醫院裡,自殺的病人會被15分鐘巡查一次,且一旦有自殺行為出現(即便只是割一小條)會要求家屬或看護24小時監控,此時可以說是得不償失。

想出院
想出院除了跟醫生說好的時間,並要有家人帶,另外一種就是自動出院(AAD),自動出院如果是精神病人自己提出,通常不會被採信。這時就有幾種做法,一是讓家屬背書說可以出院,二是一直鬧鬧到病房受不了(例如串通病友不吃藥、夾帶違禁品等),三是找到電話卡打給法律扶助基金會412-8518,忘記電話可以打1995去問。

保險
不諱言急性住院和日間留院可以領保險金,學校學生也可以領學校的保險。但要注意有的保險一旦開始理賠,隔年的金額和限制會變多,要多研究保單。